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结石尿蛋白怎么回事

2024.10.21 14:12

肾结石患者出现尿蛋白可能是肾脏损伤、炎症反应、结石梗阻、合并其他肾脏疾病、药物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肾脏损伤:肾结石在肾脏内移动时,可能会划伤肾盂、肾盏等部位的黏膜组织,导致肾脏局部的微小血管破裂出血,同时也会损伤肾脏的滤过屏障。肾脏滤过屏障受损后,蛋白质就容易从血液中漏出到尿液中,从而出现尿蛋白。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结石对肾脏的进一步损伤,同时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排石方法,如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多运动促进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等。

2.炎症反应:肾结石容易引发泌尿系统的感染,炎症会刺激肾脏组织,使肾脏的通透性增加。这种情况下,血液中的蛋白质就更容易透过肾脏的滤过膜进入尿液,导致尿蛋白升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细菌感染常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同时要积极处理结石,去除感染的诱因。

3.结石梗阻:当结石阻塞尿路时,会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这种高压状态会逆向传递到肾小囊,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使肾小球的滤过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蛋白质漏出。对于结石梗阻引起的尿蛋白,解除梗阻是关键。如果是输尿管结石梗阻,可以采用输尿管镜取石等方法,恢复尿路的通畅,减轻肾盂压力,从而改善肾脏的滤过功能。

4.合并其他肾脏疾病:患者可能本身就患有其他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肾结石的存在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原有的肾脏疾病病情恶化,从而导致尿蛋白更加明显。需要对原有的肾脏疾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对于肾小球肾炎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处理肾结石的问题。

5.药物影响:在治疗肾结石的过程中,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尿蛋白出现。例如,一些抗生素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有肾毒性,损害肾脏的滤过功能。如果怀疑是药物引起的尿蛋白,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更换对肾脏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和尿蛋白的变化。

肾结石患者出现尿蛋白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情况,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因为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影响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