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出血期间发烧了怎么办

2025.08.11 14:18

脑出血期间发烧需立即监测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保持环境通风并调节适宜温湿度、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避免自行用药、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加重病情、及时排查感染源并针对性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监测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脑出血患者发烧可能提示病情恶化或继发感染,需每小时测量体温并详细记录。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低热均需警惕,高热可能加重脑水肿。体温曲线有助于医生判断发热类型,如稽留热或弛张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保持环境通风并调节适宜温湿度:病房温度建议维持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空气污浊导致患者不适,定时开窗换气但避免直吹。使用加湿器或冰袋物理降温时,需防止局部冻伤或过度干燥刺激呼吸道。

3.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避免自行用药:脑出血患者常合并凝血障碍或肝肾功能异常,退烧药需严格按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对乙酰氨基酚需根据肝功能调整用量。禁用酒精擦浴等可能引起血管收缩的方法。

4.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加重病情:发热会增加体液丢失,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可选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意识障碍者需通过鼻饲或静脉补液,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发呛咳或心脏负荷过重。

5.及时排查感染源并针对性处理:常见感染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或颅内感染,需进行痰培养、尿常规及脑脊液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广谱药物。留置导管者需加强局部消毒,定时更换敷料。

脑出血患者发烧时禁止随意搬动头部,观察有无颈强直或瞳孔变化。物理降温优先选择腋下或腹股沟冰敷,避开后颈部。记录排尿量及痰液性状,异常时即刻通知医护人员。治疗期间需同步控制血压和颅内压,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