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室性早搏是心脏病变引起的吗

2024.09.10 18:14

室性早搏并不一定完全是由心脏病变引起的。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虽然心脏本身的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等,可能导致室性早搏的发生,但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引发室性早搏。例如,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饮酒、吸烟、喝浓茶或咖啡等不良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都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引起室性早搏。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非心脏疾病也可能诱发室性早搏。甚至在一些健康人群中,尤其是年轻人,偶尔也可能出现室性早搏,通常是良性的,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有关,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当室性早搏频繁发生、伴有明显症状如心慌、胸闷、头晕等或存在心脏疾病基础时,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以明确室性早搏的原因和评估其潜在风险。对于由心脏病变引起的室性早搏,需要积极治疗心脏疾病本身。对于非心脏疾病因素导致的室性早搏,应去除诱因,调整生活方式。如果室性早搏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射频消融术等。室性早搏的原因较为复杂,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定是心脏病变所致,需要综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