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鳞状上皮细胞是什么

2025.10.11 17:41

鳞状上皮细胞是覆盖体表和体内某些腔道的一类扁平、多边形细胞,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这类细胞广泛分布于皮肤、口腔、食道、阴道等部位,形态特征为细胞核居中,胞质丰富,边缘清晰。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角化和非角化两种类型,角化鳞状上皮细胞主要存在于皮肤表层,非角化型则多见于黏膜组织。

鳞状上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皮肤表层的角化细胞通过形成角质层抵御外界刺激,而黏膜处的非角化细胞则通过紧密排列维持组织屏障。在病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可能发生异常增生或癌变,例如鳞状细胞癌。医学检查中常通过脱落细胞学或活检观察其形态变化,辅助诊断炎症、感染或肿瘤。宫颈癌筛查中的TCT检查便是通过分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来判断病变风险。吸烟、HPV感染等外界因素会显著增加鳞状上皮恶变概率。

观察鳞状上皮细胞时需注意生理性变化与病理性改变的区分。绝经后女性阴道鳞状上皮可能萎缩变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细胞学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或阴道灌洗,防止样本污染。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时需结合HPV检测或阴道镜进一步评估,避免过度诊断。日常防护中,防晒可减少皮肤鳞状细胞癌风险,接种HPV疫苗则能有效预防相关黏膜病变。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鳞状上皮异常,提高治疗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