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细菌性痢疾灌肠时应取什么卧位

2025.02.20 17:18

慢性细菌性痢疾灌肠时应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膝胸位、坐位。具体分析如下:

1.左侧卧位:左侧卧位是进行灌肠时常用的体位,主要是因为此体位可以使灌肠液更容易通过结肠,减少对直肠的刺激。左侧卧位时,结肠的解剖结构使得液体更容易流入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从而提高灌肠的效果。左侧卧位还可以减少腹部的压力,降低患者的不适感,适合大多数患者使用。

2.右侧卧位:右侧卧位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作为灌肠的体位。此体位可以帮助灌肠液顺利通过升结肠,尤其适用于需要清洁右侧结肠的患者。虽然右侧卧位的流动性不如左侧卧位,但在特定情况下,右侧卧位也能有效地促进液体的分布,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仰卧位:仰卧位在灌肠时并不常用,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此体位适合那些不能侧卧的患者,能够保持患者的舒适度。虽然仰卧位可能会影响灌肠液的流动性,但通过适当的技巧和设备,仍然可以实现有效的灌肠。

4.膝胸位:膝胸位是一种特殊的体位,能够增加直肠的容积,有助于灌肠液的进入。此体位适合需要进行深层灌肠的患者,能够有效地促进液体的流动,减少对腹部的压力。膝胸位还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感。

5.坐位:坐位在灌肠时通常不被推荐,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或体弱者,坐位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此体位可以减少患者的紧张感,提供一定的安全感,虽然液体流动性可能较差,但在特定情况下仍然可以达到灌肠的目的。

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灌肠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舒适度。不同的体位各有其优缺点,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确保灌肠过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