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过敏性血管炎

2025.01.07 17:53

过敏性血管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的血管炎症,通常表现为皮肤、内脏或其他组织的血管受到损伤,导致局部血流不畅和组织缺氧。该疾病常常与过敏反应、感染、药物或其他外部刺激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到肾脏、肺部等重要器官。

过敏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有关。当机体接触到某种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EIgE,并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临床上,过敏性血管炎的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紫癜、丘疹、斑块等,伴随有瘙痒、疼痛等不适感。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等。确诊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必要时可进行皮肤活检以确认血管炎的存在。

在治疗方面,首先需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减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合理饮食,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定期随访和监测病情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一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如生物制剂等。过敏性血管炎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