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失眠该如何去调养

2025.09.11 19:33

失眠可通过调整作息规律、营造舒适睡眠环境、适度运动放松身心、调节饮食结构、减少心理压力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作息规律: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有助于建立生物钟,避免白天补觉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午睡不超过30分钟,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逐渐提前或推迟作息时需以15分钟为单元缓慢调整,避免突然改变造成不适。

2.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卧室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50%-60%为宜。选择遮光窗帘隔绝光源,使用耳塞或白噪音减少干扰。床垫软硬适中,枕头高度以维持颈椎自然曲度为佳。睡前可薰衣草精油扩香,芳香成分能舒缓神经。

3.适度运动放松身心:下午4-6点进行快走、太极等中低强度运动,体温升高后自然下降的过程促进入睡。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可做肩颈拉伸或腹式呼吸。肌肉放松训练从脚趾开始逐步收紧再放松,重复至全身松弛。

4.调节饮食结构:晚餐七分饱且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加重肠胃负担。下午后不摄入咖啡因饮品,睡前少量温牛奶含色氨酸可助眠。长期失眠者可食用酸枣仁、茯苓等药食同源食材,但需辨证使用。

5.减少心理压力:写日记梳理当日情绪,将待办事项列清单避免睡前焦虑。正念冥想专注于呼吸节奏,每次10分钟减轻思维反刍。严重时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对睡眠的过度关注。

改善过程中需避免过度依赖药物,短期使用需遵医嘱。持续超过1个月且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记录睡眠日志有助于观察变化,调整干预方式需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