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更年期妇女为什么容易引起尿失禁

2025.02.12 08:21

更年期妇女容易引起尿失禁的原因包括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膀胱功能改变、盆底肌肉力量下降、尿道支持结构的退化、情绪因素影响排尿控制、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1.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膀胱功能改变:在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雌激素对膀胱和尿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雌激素的减少会导致膀胱壁的弹性降低,影响其储尿和排尿的能力。雌激素的缺乏还会导致尿道上皮的萎缩,使得尿道的闭合功能减弱,从而增加尿失禁的风险。

2.盆底肌肉力量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弹性会逐渐下降。盆底肌肉负责支撑膀胱和尿道,保持其正常位置。当这些肌肉变得松弛或无力时,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排尿,导致尿失禁的发生。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或剧烈运动时,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会增加。

3.尿道支持结构的退化:更年期后,女性的尿道支持结构可能会出现退化现象,主要是由于结缔组织的改变和弹性纤维的减少。这种退化会导致尿道的稳定性下降,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尿道的支持结构不再能够有效地保持尿道的正常位置,导致在压力作用下尿液的意外漏出。

4.情绪因素影响排尿控制:更年期期间,许多女性会经历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对排尿控制产生负面影响。情绪因素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变化,从而影响膀胱的神经支配,进而影响排尿的意愿和能力。情绪不稳定可能使得女性在紧张或焦虑时更容易出现尿失禁的情况。

5.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增加: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阴道和尿道的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感染会引起膀胱的刺激,导致频繁排尿、急迫感和尿失禁等症状。感染还可能引起炎症反应,进一步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增加尿失禁的风险。

更年期妇女尿失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通过加强盆底肌肉锻炼、改善心理状态以及及时处理泌尿系统感染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