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病毒性胃肠炎病因有哪些

2025.02.16 09:14

病毒性胃肠炎主要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札幌病毒感染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病毒容易在人群中扩散。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会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导致细胞损伤,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引发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2.诺如病毒: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食物、水源、接触传播等多种方式传播。能耐受多种环境条件,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养老院等容易暴发流行。诺如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导致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通常病程较短,但症状较为强烈。

3.腺病毒:腺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部分腺病毒可侵犯胃肠道。当腺病毒进入肠道后,会在肠道细胞内大量繁殖,破坏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干扰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儿童更容易感染腺病毒引发胃肠炎。

4.星状病毒:星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多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群体。星状病毒感染肠道后,会影响肠道黏膜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导致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进而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胃肠炎症状,一般症状相对较轻。

5.札幌病毒:札幌病毒也是引发病毒性胃肠炎的原因之一,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该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产生损害,使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在一些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和儿童中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以降低感染病毒性胃肠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