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道介入有没有危害

2025.07.24 17:15

尿道介入是一种医疗操作,存在一定风险,但总体安全性较高。作为常见的诊疗手段,尿道介入主要用于诊断或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结石、狭窄或肿瘤等。规范操作下,多数患者可顺利完成治疗,但需充分了解潜在风险并做好防范措施。

尿道介入可能引发的危害包括感染、出血或黏膜损伤。导尿管、膀胱镜等器械进入尿道时,可能刺激黏膜导致短暂血尿或疼痛。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尿路感染,尤其是消毒不彻底或患者免疫力较低时。少数情况下,器械可能造成尿道穿孔或假道形成,需紧急处理。术后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多与局部水肿或痉挛有关。反复介入可能增加尿道狭窄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进行尿道介入前,需确保医疗机构具备资质,操作者经验丰富。术前完善尿常规、影像学检查,排除急性感染或凝血障碍。术后需多饮水促进排尿,减少感染概率。出现持续血尿、发热或剧烈疼痛时,需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格外注意预防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需定期更换,避免结石或感染风险。合理选择介入方式并遵循医嘱,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