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胸腔积液应该怎么抽取

2025.03.11 11:56

胸腔积液抽取需进行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穿刺点、局部麻醉、穿刺抽液及术后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术前评估:在抽取胸腔积液前,需详细评估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保患者适合进行穿刺操作。评估内容包括积液量、位置、性质及患者的一般状况,如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术前还需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选择合适穿刺点:穿刺点的选择需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通常选择积液量较多、位置较浅且远离重要脏器的部位。常用的穿刺点包括腋中线第7-9肋间、肩胛线第8-10肋间等。选择穿刺点时需避开胸膜粘连、肺大疱等异常区域,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局部麻醉:在确定穿刺点后,需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疼痛。常用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麻醉范围应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及胸膜。麻醉时需注意药物剂量及注射深度,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麻醉后需等待数分钟,待麻醉效果充分显现后再进行穿刺操作。

4.穿刺抽液:穿刺时需使用无菌技术,避免感染。穿刺针应缓慢进入胸腔,避免损伤肺组织。进入胸腔后,需确认针尖位置,避免误入血管或其它脏器。抽液时需控制速度,避免过快导致胸腔压力骤降。抽液量需根据患者情况及积液性质决定,通常首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毫升。

5.术后观察:穿刺抽液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气胸、血胸、感染等。术后需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必要时可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进行影像学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胸腔积液抽取是一项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操作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技术及细节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