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慢性鼻窦炎治疗期间感冒该怎么处理

2025.07.09 08:52

慢性鼻窦炎治疗期间感冒应继续使用原有鼻窦炎药物、增加鼻腔冲洗频率、避免用力擤鼻涕、适当补充水分、及时就医调整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继续使用原有鼻窦炎药物:慢性鼻窦炎治疗期间感冒可能加重症状,但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抗生素或鼻用激素需按原计划使用,确保鼻窦炎控制稳定。感冒病毒可能引发继发感染,原有药物能减少细菌繁殖风险。若出现药物不适或症状明显恶化,需咨询医生而非自行调整。

2.增加鼻腔冲洗频率:感冒时鼻腔分泌物增多,易堵塞鼻窦开口。生理盐水冲洗可清除黏液和病原体,减轻鼻窦压力。每日冲洗2-3次,使用专用洗鼻器避免呛水。水温接近体温,冲洗后轻柔擦拭鼻腔。过度冲洗可能损伤黏膜,需控制次数和力度。

3.避免用力擤鼻涕:擤鼻涕时压力过大会将分泌物压入鼻窦,加重炎症。应单侧交替擤鼻,动作轻缓。用软质纸巾减少摩擦刺激。若鼻塞严重,可先蒸汽熏鼻软化分泌物。频繁擤鼻可能导致鼻出血或中耳不适。

4.适当补充水分:感冒时体液消耗增加,充足饮水能稀释鼻腔分泌物,促进排出。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升,温水或淡茶为宜。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加重脱水。鼻窦炎患者常伴咽干,水分可缓解黏膜干燥。

5.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感冒可能改变鼻窦炎病程,需医生评估是否需加用抗病毒药或调整抗生素。发热超过3天、脓涕增多或头痛加剧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儿童、孕妇或基础疾病患者更需尽早复诊。

慢性鼻窦炎患者感冒期间需监测体温和症状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充血。睡眠时垫高头部有助于鼻窦引流。合并过敏者应远离已知过敏原。症状缓解后仍需完成鼻窦炎全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