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中医怎样治疗湿疹

2024.11.26 16:05

中医治疗湿疹可通过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拔罐、饮食调理。具体分析如下:

1.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辨证结果来用药。对于湿热浸淫型湿疹,常以清热利湿的方剂为主,如龙胆泻肝汤加减,其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等能清热燥湿,泽泻、木通等可利水渗湿,从根本上改善体内湿热的状态,缓解湿疹的瘙痒、渗出等症状。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湿疹的复发。

2.中药外用:中药外用在湿疹治疗中也很关键。例如,对于有渗出的湿疹,可使用马齿苋、黄柏等中药煎水湿敷。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二者合用,能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收敛渗出物,缓解瘙痒。对于慢性肥厚性湿疹,可外用祛湿止痒的药膏,如青黛膏等,其成分中的青黛、石膏等有清热、解毒、止痒的作用。

3.针灸:针灸治疗湿疹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常选取曲池、血海、三阴交等穴位。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针刺曲池可起到清热疏风的作用。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具有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功效。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可调节三阴经气血,起到健脾利湿、滋补肝肾的作用,从而改善湿疹患者的体质,减轻症状。

4.拔罐:拔罐对湿疹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拔罐,如在背部膀胱经拔罐。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拔罐可调节体表的气血运行,起到祛风除湿、通络止痒的功效。拔罐还能改善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湿疹的恢复。对于寒湿型湿疹,拔罐可将寒湿之邪拔出体外,减轻皮肤的寒湿凝滞状态。

5.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湿疹的治疗和预防中不可或缺。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容易生湿化热,加重湿疹症状。可多吃一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绿豆、冬瓜等。薏苡仁健脾渗湿,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冬瓜利水消肿、清热化痰。合理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减少湿疹发作的诱因。

在中医治疗湿疹期间,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破损感染。同时,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和气血运行,不利于湿疹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