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律不齐的危害有哪些

2025.03.24 17:51

心律不齐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引发脑卒中、诱发心力衰竭、影响生活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功能下降:心律不齐会干扰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导致心脏泵血效率降低。长期心律不齐会使心肌疲劳,心脏功能逐渐减弱,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脏扩大或心肌病。心脏功能下降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导致器官供血不足,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2.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心律不齐时,心脏内血流速度不均匀,容易在心脏内形成涡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液流动堵塞血管,引发严重后果。心房颤动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心律不齐类型,需特别注意预防。

3.引发脑卒中:心律不齐导致的血栓脱落可能堵塞脑部血管,引发脑卒中。脑卒中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神经功能损伤,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或遗留永久性残疾。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

4.诱发心力衰竭:长期心律不齐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肌逐渐衰弱,最终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脏无法满足身体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增加死亡风险。

5.影响生活质量:心律不齐可能导致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的心律不齐可能引发晕厥,增加意外伤害风险。长期受心律不齐困扰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

心律不齐的危害不容忽视,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心律不齐,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定期体检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律不齐,为及时干预提供机会。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控制情绪等,也有助于预防心律不齐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