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源性休克的并发症

2025.03.07 20:05

心源性休克的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律失常、急性肾损伤、呼吸衰竭和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多器官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下降,全身各器官灌注不足,尤其是脑、肝、肾等重要器官。长时间的低灌注状态会引发器官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心源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意识障碍、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恶化等,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2.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状态下,心肌缺血和电解质紊乱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这些心律失常会进一步加重心脏泵血功能,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需及时进行电复律或药物治疗。

3.急性肾损伤:心源性休克时,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发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急性肾损伤不仅加重病情,还可能引发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并及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4.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常伴随肺淤血和肺水肿,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引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频率加快等。呼吸衰竭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需及时进行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5.感染:心源性休克患者常需进行有创操作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增加了感染风险。长期卧床和免疫力下降也易导致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感染会加重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损害器官功能,需积极预防和抗感染治疗。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危重病症,其并发症涉及多个系统,治疗需综合考虑。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