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手臂骨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7.23 08:36

手臂骨折后需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展、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骨折后需立即使用夹板或石膏固定,限制关节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或软组织进一步损伤。固定期间避免负重或剧烈运动,睡眠时选择仰卧或健侧卧位,减少患肢受压。若固定物松动或出现异常疼痛,需及时就医调整。

2.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展:骨折后1-2周需拍摄X线片确认对位情况,4-6周评估骨痂形成状态。根据愈合程度调整固定时间,延迟愈合或错位需考虑手术干预。复查时需反馈疼痛、麻木等症状变化,便于医生判断神经血管是否受压。

3.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伤后48小时内将手臂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可配合冰敷缓解炎症,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避免长时间下垂或热敷,以防肿胀加剧影响血运。

4.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增加钙质摄入如乳制品、深绿色蔬菜,配合维生素D增强钙吸收。蛋白质补充有助于胶原合成,可适量食用鱼类、豆类。避免高盐、酒精及辛辣食物,减少钙流失和炎症反应。

5.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拆除固定后先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握力球、屈伸练习等主动训练。动作需轻柔,以轻微疼痛为限,避免暴力牵拉。肌肉力量恢复后可加入抗阻训练,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骨折后需关注心理调适,长期制动可能导致焦虑或抑郁情绪,可通过沟通疏导缓解压力。日常活动需借助健侧手臂代偿,避免患肢过早承重。注意环境安全,防止跌倒或碰撞造成再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