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停搏该怎么办

2025.03.07 20:05

心脏停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呼叫急救、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脏停搏时,血液循环停止,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会迅速缺氧。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暂时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胸外按压应快速有力,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至120次,按压深度至少5cm。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使胸部明显抬起。心肺复苏需持续进行,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2.呼叫急救:心脏停搏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呼叫急救。拨打急救电话时,需清晰说明事发地点、患者状况和已采取的措施。急救人员到达后,会提供更专业的抢救设备和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时呼叫急救是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关键步骤。

3.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抢救心脏停搏的重要设备,能够识别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并自动进行电击除颤。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时,需按照设备提示进行操作,确保电极片正确粘贴在患者胸部。电击除颤后,需立即恢复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可显著提高心脏停搏患者的存活率。

4.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脏停搏时,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和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的重要环节,可通过仰头抬颏法或推颌法开放气道。必要时,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辅助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确保氧气顺利进入肺部,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

5.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心脏停搏抢救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监测生命体征有助于评估抢救效果和调整抢救措施。如患者恢复自主循环,需继续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再次发生心脏停搏。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是确保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

心脏停搏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而有效的抢救措施。抢救过程中,需保持冷静,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心肺复苏、呼叫急救、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是抢救心脏停搏的关键措施。及时有效的抢救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