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孩子做慢散瞳的反应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9.18 16:35

慢散瞳是眼科检查中常用的方法,通过药物使瞳孔扩大,便于观察眼底情况。儿童进行慢散瞳后,可能出现畏光、视近模糊等反应,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具体因药物和个人体质而异。

慢散瞳使用的药物如阿托品或托吡卡胺,会暂时麻痹睫状肌,导致瞳孔散大和调节功能减弱。儿童可能出现眼部不适、轻微灼热感或短暂视力模糊,尤其在强光下症状更明显。部分儿童对药物敏感,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口干或心率加快等全身反应,但多数症状轻微且可自行缓解。散瞳后需避免近距离用眼,如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加重眼部疲劳。

进行慢散瞳前,需告知医生过敏史或全身疾病史。散瞳后外出应佩戴遮阳帽或墨镜,减少强光刺激。避免揉眼,防止药物污染或角膜损伤。家长需监督儿童活动,避免因视物模糊导致跌倒或碰撞。散瞳期间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或游泳。若出现持续眼红、眼痛或严重全身反应,需及时就医。检查后遵医嘱定期复查,确保瞳孔恢复正常功能。散瞳药物需妥善保管,避免儿童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