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肾动脉狭窄为什么发生高血压

2025.03.07 20:04

肾动脉狭窄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肾脏血流减少、水钠潴留、血管收缩增强以及肾脏功能受损。具体分析如下: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流减少,刺激肾小球旁器释放肾素。肾素将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同时刺激醛固酮分泌,导致水钠潴留,共同引起血压升高。

2.肾脏血流减少:肾动脉狭窄直接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脏缺血缺氧。为维持肾脏功能,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提高血压以改善肾脏血流。这种代偿性反应长期存在则形成持续性高血压。

3.水钠潴留: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排泄减少。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进一步促进钠水重吸收。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导致血压升高。

4.血管收缩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同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进一步加重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增强直接导致血压升高。

5.肾脏功能受损:长期肾动脉狭窄可导致肾脏缺血性损伤,肾单位减少,肾功能下降。肾脏调节水盐平衡和血压的能力减弱,容易出现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同时,受损的肾脏可能分泌更多肾素,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与原发性高血压有所不同。早期识别和干预肾动脉狭窄对于控制高血压、保护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控制血压、血管重建手术等,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