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什么是结核性膀胱挛缩

2025.10.11 17:41

结核性膀胱挛缩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壁纤维化、瘢痕形成,最终导致膀胱容量显著缩小的病理状态。该病多继发于泌尿系统结核,长期未控制的结核感染可破坏膀胱肌层,使其失去弹性,形成不可逆的挛缩。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或淋巴途径播散至泌尿系统,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尿频、尿急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膀胱黏膜发生溃疡、肉芽肿及纤维化,壁层增厚,容积逐渐缩小至不足100mL。晚期可能出现严重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尿失禁,部分患者因输尿管口狭窄继发肾积水,危及肾功能。诊断需结合结核病史、尿液抗酸杆菌检测、膀胱镜活检及影像学检查,膀胱造影可见典型的小膀胱征象。

治疗需遵循抗结核药物规范疗程,早期干预可延缓纤维化进程。若已形成严重挛缩,需考虑膀胱扩大术或尿流改道手术。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定期评估膀胱容量变化。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警惕结核复发或吻合口狭窄。日常需保证营养支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加重尿路刺激症状。合并肾积水者需优先解除梗阻,保护残余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