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血管硬化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4

脑血管硬化是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病因包括长期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脂血症。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吸烟:长期吸烟会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进入血液,导致血管收缩、痉挛,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脑部血液循环,进而促使脑血管硬化。吸烟还会降低血液中的氧含量,使脑血管处于缺氧状态,加速血管壁的损伤。要避免脑血管硬化,戒烟是关键。

2.不良饮食习惯:经常食用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制肉类等,会导致血脂、血糖、血压升高。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加重血管负担;高脂肪食物会使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增加,沉积在血管壁上;高糖食物会引起血糖波动,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脑血管硬化。

3.缺乏运动:身体缺乏运动时,血液循环减慢,血液中的脂质、糖分等物质容易在血管内堆积。同时,肌肉对血管的挤压作用减弱,不利于血液回流心脏,导致血液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血管壁的压力。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硬化的风险。

4.高血压: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血管壁的弹性纤维会逐渐断裂,血管壁变得僵硬、增厚。这种情况下,血管内膜容易受损,脂质等物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加速脑血管硬化的进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如减少钠盐摄入、减轻体重等,对预防脑血管硬化非常重要。

5.高脂血症:血液中血脂过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时,容易被氧化修饰,然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沉积在血管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脑血管硬化。降低血脂水平,可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方法,减少脑血管硬化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脑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