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掏耳朵出血里面结痂了怎么办

2025.10.20 17:59

掏耳朵出血后结痂需立即停止掏耳避免二次损伤、保持耳道干燥防止感染、避免自行清理结痂以免加重出血、观察听力变化及疼痛程度判断是否就医、若结痂持续不脱落或流脓应及时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掏耳避免二次损伤:掏耳导致出血说明耳道皮肤或鼓膜已受损,继续操作可能扩大伤口或引发感染。出血后结痂是组织自我修复的表现,强行触碰会破坏凝血过程,甚至导致再次出血。此时应暂停使用任何工具或手指刺激耳道,让创面自然愈合。

2.保持耳道干燥防止感染:结痂期耳道潮湿易滋生细菌,可能引发外耳道炎。洗澡或洗脸时可用棉球轻堵外耳道避免进水,切勿游泳或潜水。若已有少量渗液,可用无菌棉签吸干外耳道口分泌物,但不可深入耳道内部,以免戳落血痂。

3.避免自行清理结痂以免加重出血:血痂通常会在3-5天后自行脱落,强行剥离可能撕裂未愈合的创面。尤其禁用尖锐工具掏挖,否则可能损伤鼓膜或导致痂皮下继发出血。若耳道瘙痒难忍,可轻揉耳廓缓解,切勿伸入耳道搔抓。

4.观察听力变化及疼痛程度判断是否就医:若结痂伴随听力下降、耳闷胀感或持续疼痛,可能提示鼓膜穿孔或深层感染。出血量较大或出现眩晕、耳鸣时需尽快就诊,通过耳镜排查损伤范围,必要时使用抗生素药液局部处理。

5.若结痂持续不脱落或流脓应及时检查:正常血痂一周内会自然代谢,超过两周未脱落且伴随黄色分泌物、异味或发热,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或真菌性外耳道炎。需由医生清除坏死痂皮,并进行抗炎或抗真菌治疗,避免炎症扩散至中耳。

出血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高空作业,防止血压波动导致再次出血。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耳道愈合期间可能出现轻微瘙痒,属正常现象,无需过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