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感染

2025.01.07 17:53

新生儿颅内感染是指在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内,由于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CNS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脑膜炎和脑炎。这类感染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或真菌的侵袭,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新生儿颅内感染的病因多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如大肠杆菌、链球菌、李斯特菌等、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和真菌。感染的途径通常为母体传播、分娩过程中的接触或医院内感染。临床表现上,新生儿颅内感染可能出现体温异常发热或低体温、喂养困难、嗜睡、烦躁、抽搐、呕吐等症状。由于新生儿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确诊通常依赖于脑脊液检查、血液培养及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及时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预后。

在预防新生儿颅内感染方面,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在妊娠期间没有感染病史,尤其是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分娩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减少新生儿感染的风险。对于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在医院进行密切监护,及时识别感染迹象。家长也应注意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新生儿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某些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率。新生儿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干预是保障新生儿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