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梗死的病因有哪些

2024.12.31 08:17

脑梗死的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成分改变、血管炎等。具体分析如下: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因素影响,动脉内膜受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狭窄、闭塞。在血管狭窄基础上,一旦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就会堵塞血管导致脑梗死。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当运动。

2.心源性栓塞:常见于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可引起栓塞。对于心源性栓塞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3.小动脉闭塞: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脑部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导致小动脉闭塞。这种病变多发生在脑深部的白质和脑干等部位。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关键,患者需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

4.血液成分改变: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一些患者在应用某些药物或处于特殊生理状态下,也可能出现血液高凝状态。针对血液成分改变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等。

5.血管炎:这是一种血管壁的炎症性疾病,可由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血管炎会导致血管壁受损,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引发脑梗死。治疗血管炎需要明确病因,如为感染性血管炎,需抗感染治疗;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则可能需要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如有心脏疾病或其他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