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接触性皮炎是怎样形成的

2025.03.18 09:24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直接接触某些物质后引发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通常表现为红斑、瘙痒、水疱等症状。接触性皮炎的形成机制主要涉及免疫反应和直接刺激两种途径。

接触性皮炎的形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到强酸、强碱、洗涤剂等化学物质,直接损伤皮肤屏障,导致炎症反应。这种类型的皮炎通常发生在接触部位,症状较为迅速,且与接触物质的浓度和时间密切相关。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则是由于皮肤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如金属、橡胶、化妆品等,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这种反应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致敏期,再次接触相同物质时,免疫系统会迅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等症状。

接触性皮炎的形成与个体的皮肤屏障功能、免疫状态以及接触物质的特性密切相关。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的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患有湿疹等皮肤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过敏原的人群,如从事化工、美容等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属于高风险群体。接触性皮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红斑和瘙痒,重者则可能出现大面积水疱、糜烂甚至继发感染。

预防和治疗接触性皮炎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致敏物质或刺激性物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金属饰品、化妆品成分等。对于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群,应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使用防护霜等。一旦出现接触性皮炎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接触可疑物质,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轻度皮炎可通过局部使用抗炎药膏、保湿剂等缓解症状,严重者则需就医,遵医嘱使用口服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接触性皮炎的症状,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