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丙型肝炎的概述

2024.11.20 19:44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感染HCV后,部分患者可能在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渐出现疲劳、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等表现。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液检测,包括HCV抗体检测和HCVRNA检测等。目前,针对丙型肝炎已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治愈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丙型肝炎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对公共卫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由于其传播途径的特点,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杜绝共用注射器等措施对于预防丙型肝炎的传播至关重要。同时,提高公众对丙型肝炎的认识,让公众了解其传播途径和危害,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对于已经确诊的丙型肝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社会也应该给予丙型肝炎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消除歧视,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患者康复的环境。丙型肝炎虽然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可以控制和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