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衰死亡率有多可怕

2025.03.28 08:17

心衰死亡率确实相当高,尤其是在未得到及时和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心衰,即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的严重疾病,其死亡率与癌症相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高。数据显示,心衰患者在确诊后的五年内,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尤其是在老年患者和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中,死亡率更为显著。

心衰的高死亡率与其复杂的病理机制和多系统受累密切相关。心脏作为人体的核心器官,一旦功能受损,全身各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心衰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衰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猝死等急性事件,这些突发情况往往难以预测和预防,进一步增加了死亡风险。心衰的进展速度因人而异,但一旦进入晚期,治疗效果往往有限,患者的生存期显著缩短。

在心衰的管理中,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定期体检、监测心脏功能、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都是降低心衰风险的有效措施。对于已确诊的心衰患者,严格遵循医嘱、合理用药、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心衰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体重突然增加、下肢水肿等,应及时就医。心衰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心血管内科、营养科、康复科等,综合治疗才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心衰虽然死亡率高,但通过科学管理和积极治疗,仍有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