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朵被抠疼了怎么办

2025.06.30 16:17

耳朵被抠疼了可以暂停触碰等待自愈、用消毒棉签清理分泌物、冷敷缓解肿胀疼痛、避免进水防止感染、疼痛持续需就医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暂停触碰等待自愈:过度抠挖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或鼓膜,导致疼痛加剧。立即停止任何触碰行为,减少对耳道的刺激。耳道皮肤有较强自愈能力,轻微损伤通常3至5天可恢复。期间避免使用耳机或耳塞,防止摩擦伤口。若伴随瘙痒,勿用尖锐物品搔抓,可用掌心轻压耳周缓解。

2.用消毒棉签清理分泌物:若耳道有分泌物或血渍,可用医用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外耳廓。切勿深入耳道内部,以免将污垢推入更深或造成二次损伤。操作前需洗手,棉签需单次使用。若分泌物呈脓性或有异味,可能已感染,需进一步处理。

3.冷敷缓解肿胀疼痛:因外力导致耳部肿胀时,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处10分钟,间隔20分钟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充血和疼痛。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疼痛伴随发热或听力下降,冷敷无效需及时就医。

4.避免进水防止感染:损伤期间洗澡或洗脸时可用防水耳塞或涂凡士林的棉球堵住外耳道。水进入耳道可能软化伤口,滋生细菌引发感染。游泳、潜水等活动需暂停至疼痛完全消失。若不慎进水,可将头部倾斜单脚跳排出,切勿用棉签吸水。

5.疼痛持续需就医检查:若疼痛超过48小时未缓解,或出现耳鸣、流脓、听力减退等症状,可能涉及鼓膜穿孔或中耳炎。需由专业医师使用耳镜检查损伤程度,必要时开具抗生素或进行冲洗治疗。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耳道结构精细敏感,日常清洁应仅限外耳廓。指甲藏匿细菌,直接抠挖易引发感染。疼痛时勿自行使用偏方如滴油或草药,可能加重炎症。婴幼儿耳道更脆弱,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