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月经气滞血瘀怎样调理

2025.04.22 08:10

月经气滞血瘀可通过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经散寒、饮食调理、适度运动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活血化瘀:采用中药如当归、川芎、红花等促进血液循环,化解淤血,缓解经期疼痛和血块问题。这些药材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可配伍成方剂或代茶饮,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导致气血耗伤。

2.疏肝理气:情志不畅易导致肝气郁结,加重气滞血瘀,可选用柴胡、香附等疏肝解郁药物。配合情绪调节,如冥想或倾诉,减少压力对肝经的影响,从而改善月经不调症状。

3.温经散寒:寒凝胞宫会加剧血瘀,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或服用艾叶、肉桂等温性药材,可驱散寒气,促进经血顺畅排出。注意保暖,避免冷饮及寒凉环境,防止寒邪内侵。

4.饮食调理:日常多食用黑豆、红糖、生姜等温补食材,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食疗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可补血温经,适合经期前后调理,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体质。

5.适度运动: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或散步、瑜伽促进气血运行。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活动耗气伤血,规律锻炼能缓解气滞血瘀引起的经期不适。

月经气滞血瘀的调理需结合体质辨证施治,严重者建议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日常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气血调和与月经周期恢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