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慢性漏羊水怎么办

2025.10.14 15:12

慢性漏羊水需及时就医监测羊水量及胎儿状况、保持卧床休息减少羊水流失、避免剧烈活动或体力劳动、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接受羊水补充或提前分娩。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监测羊水量及胎儿状况:慢性漏羊水可能导致羊水过少,影响胎儿发育或引发缺氧。通过超声检查动态观察羊水指数,结合胎心监护评估胎儿安危。若羊水持续减少或胎儿窘迫,需立即干预。

2.保持卧床休息减少羊水流失:卧位可降低宫腔压力,减缓羊水外渗。建议侧卧以改善胎盘血流,同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需密切观察渗液量及性状,若出现发热或腹痛需立即就诊。

3.避免剧烈活动或体力劳动:运动或负重可能加重胎膜破损,导致漏羊水加剧。日常活动应以轻柔为主,禁止提重物、弯腰或突然体位变化,防止腹压骤增。

4.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胎膜早破易引发宫内感染,需根据情况使用对胎儿安全的抗生素。同时监测体温、血象及炎症指标,发现感染迹象需调整治疗方案。

5.必要时接受羊水补充或提前分娩:若孕周较大且羊水严重不足,可考虑羊膜腔灌注暂时缓解胎儿窘迫。接近足月时,评估胎儿肺成熟度后可能需引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

出现慢性漏羊水需严格观察渗液颜色和气味,避免盆浴或性生活。饮食需均衡,补充水分及蛋白质。任何异常症状如宫缩加剧、分泌物异味或胎动异常,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