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结肠炎会引起痔疮吗

2024.08.11 22:04

慢性结肠炎可能会引起痔疮。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生在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长时间的腹泻会导致排便次数增多,频繁的排便过程会使肛门部位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刺激。肛门直肠位于消化道的末端,在正常情况下,此处的静脉回流就相对困难。当慢性结肠炎引发频繁腹泻时,腹压持续增高,会进一步影响肛门直肠区域的静脉回流,导致静脉淤血、扩张,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痔疮。慢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因肠道炎症而长期存在肠道功能紊乱,这也可能影响肠道正常的蠕动和排便规律,增加痔疮发生的风险。而且,慢性结肠炎患者如果因病情而长期卧床或久坐,缺乏活动,也不利于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循环,同样容易诱发痔疮。同时,慢性结肠炎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可能因不适而擦拭肛门过于用力,或者忽视肛门部位的清洁卫生,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也可能对肛门局部造成刺激和损伤,增加痔疮的发生几率。慢性结肠炎与痔疮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并非所有慢性结肠炎患者都会并发痔疮,痔疮的形成还与其他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便秘、怀孕、遗传、年龄增长、不良生活习惯等。对于慢性结肠炎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肛门卫生,有助于预防痔疮的发生。如果已经出现痔疮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