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更年期尿血是怎么回事

2025.04.16 11:03

更年期尿血可能与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泌尿系统萎缩、尿路感染风险增加、泌尿系统结石刺激、妇科肿瘤压迫或侵犯、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泌尿系统萎缩: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泌尿道上皮细胞变薄,黏膜防御能力减弱,容易发生微小血管破裂出血。尿道和膀胱黏膜萎缩还可能伴随干燥、充血,轻微摩擦或炎症即可引发血尿,通常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

2.尿路感染风险增加:雌激素减少会改变尿道及阴道菌群平衡,致病菌更容易侵入尿道或膀胱。感染引发的黏膜充血、水肿及溃疡可导致血尿,常伴有排尿灼痛、尿液浑浊,需通过尿常规及细菌培养确诊。

3.泌尿系统结石刺激:更年期钙代谢异常可能增加结石风险,结石移动时划伤输尿管或膀胱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出血。血尿多为突发性,伴随腰部绞痛或排尿中断,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及大小。

4.妇科肿瘤压迫或侵犯:子宫或卵巢肿瘤增大时可能压迫膀胱或输尿管,或直接浸润泌尿系统,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此类血尿常为无痛性,需结合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综合判断。

5.凝血功能障碍:更年期女性可能因肝病、血小板减少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导致凝血机制异常,轻微黏膜损伤即可引发持续出血。需通过血液凝血功能检测评估,并排查全身性疾病。

更年期尿血需结合伴随症状、病史及检查综合判断,及时明确病因可避免延误治疗。保持适度饮水、注意私处卫生及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相关问题,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