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得了类风湿怎么办

2024.11.25 13:09

得了类风湿应及时就医、规范用药、适当运动、调整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心态。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类风湿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血液检查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关节影像学检查X线、磁共振成像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医生能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活动度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对控制病情发展非常关键。

2.规范用药:类风湿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等。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例如甲氨蝶呤是常用的抗风湿药,但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确保用药安全并评估疗效。规范用药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延缓关节破坏。

3.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比如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像握拳、伸指、屈伸腕关节等简单动作,可以每天多次进行。还可以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运动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适当运动能够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关节僵硬感。

4.调整生活方式: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寒冷可能会加重关节疼痛。保持健康的体重也很重要,超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在饮食方面,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钙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牛奶、鱼类等,有助于维持关节健康。

5.保持积极心态:类风湿是一种长期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更好地应对疾病。可以通过参加病友交流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

类风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关节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定时活动关节。同时,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