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孕妇高血压该怎么办

2025.03.07 20:05

孕妇高血压需及时就医监测血压、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适度运动、遵医嘱用药、定期产检。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监测血压:孕妇出现高血压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血压监测。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自测血压等方式,全面了解血压变化情况。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及时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防止病情恶化。

2.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膳食对控制孕妇高血压至关重要。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方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限制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盐食物的摄入,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制品等。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3.保持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对控制孕妇高血压有益。建议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时注意控制强度,避免剧烈运动。适度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运动前后应做好热身和放松,避免运动损伤。

4.遵医嘱用药:孕妇高血压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擅自用药或调整剂量。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监测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正确用药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

5.定期产检:孕妇高血压患者需增加产检频率,密切监测母体和胎儿情况。通过超声检查、胎心监护等手段,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和胎盘功能。定期检查尿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发症。产检过程中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定期产检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保障母婴安全。

孕妇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妊娠期并发症,可能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严重影响。除了上述措施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配合医生,严格执行医嘱,及时反馈病情变化。通过综合管理,大多数孕妇高血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