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肠炎应该怎样注意

2025.02.09 19:47

慢性肠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规律作息、腹部保暖、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调整:慢性肠炎患者的肠道较为脆弱,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米粥、面条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但也要注意适量,避免加重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吃不洁食物,避免肠道感染加重病情。

2.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每晚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同时,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能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肠炎症状加重。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3.腹部保暖:患者应注意腹部的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在季节交替和寒冷天气时,可以使用热水袋等对腹部进行热敷,这样有助于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减轻肠道痉挛,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但在使用热水袋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4.避免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进而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慢性肠炎患者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阅读、参加社交活动等。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肠道功能的稳定,减轻肠炎症状。

5.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有助于医生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大便常规检查等相关检查项目。通过复查,医生可以观察肠道黏膜的修复情况,是否存在炎症复发或加重的迹象,以及是否有其他病变的发生。如果在复查期间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可以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慢性肠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综合注意以上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