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反流性胆管炎会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2025.03.06 10:21

反流性胆管炎是一种由于胆汁反流引起的胆管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和恶心呕吐等。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

反流性胆管炎的症状通常与胆汁流动受阻和感染有关。患者常感到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发热是感染的常见表现,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黄疸是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所致,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恶心呕吐可能与胆汁反流刺激胃肠道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

治疗反流性胆管炎需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药物治疗是基础,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泄、解痉药物缓解疼痛等。对于胆管梗阻或结石引起的反流性胆管炎,内镜治疗是首选方法,如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取石或支架置入。若内镜治疗无效或病情复杂,需考虑手术治疗,如胆管探查术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高脂饮食,减少胆汁分泌负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对于有胆道疾病史或手术史的患者,需特别警惕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注意预防感染,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