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霉菌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2024.08.18 21:12

霉菌性胃炎是一种由霉菌感染引起的胃部炎症,常见的病因包括饮食不当、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力下降、胃部手术史和不良生活习惯。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当:饮食不洁或食用霉变食物会导致霉菌进入胃部,引发胃炎。为预防霉菌性胃炎,应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霉变、过期食物,注意食物的保存和烹饪。

2.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破坏胃部菌群平衡,使霉菌过度生长,从而导致霉菌性胃炎。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必要时可服用益生菌制剂,以维护胃部菌群平衡。

3.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会使人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霉菌感染。为提高免疫力,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

4.胃部手术史:胃部手术会破坏胃部正常结构,影响胃部菌群平衡,增加霉菌感染的风险。对于有胃部手术史的患者,应定期复查,积极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霉菌性胃炎的发生率。

5.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霉菌感染。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霉菌性胃炎具有重要意义。

霉菌性胃炎的预防与治疗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饮食卫生,以降低霉菌感染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胃部健康,及时发现并治疗霉菌性胃炎,以免病情恶化。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对霉菌性胃炎的认识,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