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登革热病程分为哪三期

2024.12.16 15:14

登革热病程分为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急性发热期通常持续2-7天,患者起病急骤,体温可迅速达39℃以上,同时伴有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还可能出现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等表现。这个时期的发热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型。在发热的同时,部分患者可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

极期多在病程的第3-8天,此期患者体温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患者胃肠道症状明显加重,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浆膜腔积液表现。

恢复期在病程的第5-10天开始,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皮疹逐渐消退,一般不留色素沉着。患者的体力和食欲逐渐恢复,但仍可能感觉虚弱、乏力,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才能完全恢复健康。

在登革热的整个病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减少身体的消耗。要多喝水,补充足够的水分,防止脱水。同时,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出血倾向加重、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另外,在登革热流行期间,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避免被蚊虫叮咬再次感染或传播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