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硬化需要长期吃药吗

2024.09.10 18:14

冠状动脉硬化通常需要长期吃药。

冠状动脉硬化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壁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冠状动脉硬化,即使经过治疗病情稳定,也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进展、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药物治疗可以起到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血栓形成等作用。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他汀类调脂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通过长期规律服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降低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而且,冠状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等。药物治疗虽然重要,但同时也需要患者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保持良好心态等。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血糖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冠状动脉硬化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并结合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定期复查,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