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阵发性房颤需要抗凝治疗吗

2025.01.07 17:53

阵发性房颤通常需要抗凝治疗,尤其是在存在中风风险的情况下。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必要性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既往病史、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等。

在评估阵发性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时,通常会使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考虑了多种因素,如心衰、hypertension高血压、年龄65岁及以上、糖尿病、既往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根据评分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中风风险。如果评分较高,通常建议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中风发生的几率。对于低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则相对较低,但仍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在进行抗凝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抗凝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其次,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特别是华法林患者,需要定期检查INR国际标准化比率,以确保抗凝效果在安全范围内。患者还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与某些药物或食物产生不良反应。患者应定期随访,及时与医生沟通任何不适症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抗凝治疗中需谨慎对待,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