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糜烂取病理就是癌吗

2025.10.31 14:52

胃糜烂取病理并不一定就是癌。病理检查是诊断胃糜烂性质的关键步骤,通过活检可以明确病变是炎症、溃疡还是肿瘤。胃糜烂本身属于黏膜层损伤,多数由胃炎、药物刺激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属于良性病变。只有当病理结果显示异型增生或癌细胞时,才可能诊断为癌变,但这种情况仅占少数。

胃糜烂的病理检查目的是鉴别病变性质。内镜下发现糜烂时,医生会根据黏膜色泽、形态等判断是否需要活检。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可能表现为局部糜烂,但单纯胃糜烂更常见于慢性胃炎或急性黏膜损伤。例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酒精刺激可能导致糜烂,病理结果通常显示炎性细胞浸润或黏膜修复表现。若病理提示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则需警惕癌变风险,需进一步随访或治疗。

进行胃镜检查时,取病理需配合医生操作,避免过度紧张导致黏膜出血。术后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创面恢复。病理报告需由专业医生解读,切勿自行猜测结果。若诊断为良性病变,仍需定期复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现异常症状如持续腹痛、消瘦时,应及时就医重新评估。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饮食,有助于预防胃黏膜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