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不适宜献血的人群有哪些

2025.03.24 17:51

不适宜献血的人群包括患有传染性疾病、近期接受过手术或输血、体重过轻或营养不良、患有严重慢性疾病以及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具体分析如下:

1.患有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通过血液传播的风险极高。献血过程中,血液接触可能导致疾病传播,对受血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应避免献血,以确保血液安全。

2.近期接受过手术或输血:手术后或输血后,身体需要时间恢复,血液成分可能尚未完全稳定。此时献血可能导致身体虚弱,影响恢复进程。输血后体内可能存在抗体,影响血液质量,因此近期接受过手术或输血的人群不宜献血。

3.体重过轻或营养不良:体重过轻或营养不良的人群,体内血液总量和成分可能不足,献血后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长期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贫血,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体重过轻或营养不良的人群应避免献血。

4.患有严重慢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身体状况不稳定,献血可能加重病情。慢性疾病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药,药物成分可能影响血液质量。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人群不宜献血。

5.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体内血液需求增加,献血可能导致贫血,影响胎儿或婴儿的健康发育。哺乳期妇女献血后,体内铁质流失可能影响乳汁质量。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应避免献血。

献血是一项重要的公益行为,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参与。在决定献血前,应充分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确保献血不会对自身和他人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献血管理,可以有效保障血液安全,促进社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