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呼吸衰竭应该如何急救

2025.03.11 11:56

呼吸衰竭急救需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支持、监测生命体征、及时使用药物、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患者常因分泌物阻塞或舌根后坠导致气道不畅,需迅速清理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吸引器。对于舌根后坠者,可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放置口咽通气管。若患者意识不清,应将其置于侧卧位,防止误吸。严重气道阻塞时,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确保气道畅通。

2.给予氧气支持:缺氧是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现,需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可通过鼻导管、面罩或储氧面罩等方式供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高浓度氧气,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必要时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

3.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皮肤颜色和呼吸模式的变化。定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氧合和通气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危重患者,需持续心电监护,预防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4.及时使用药物:根据病因和症状,合理使用药物。支气管痉挛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感染引起者需使用抗生素。心功能不全者可使用利尿剂和强心药物。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注意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不良反应。

5.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当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且无创通气无效时,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如容量控制或压力控制通气。设置适当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氧浓度。密切监测气道压力和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参数。注意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呼吸衰竭的急救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等。急救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安抚家属情绪。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需制定长期管理计划,包括家庭氧疗、呼吸康复训练等。预防措施包括戒烟、控制体重、接种疫苗等,降低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