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炎引起的咳嗽应该怎样治疗

2025.10.20 17:59

鼻炎引起的咳嗽可通过清洗鼻腔缓解分泌物刺激、使用抗组胺药物抑制过敏反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口服止咳药物控制症状、改善环境减少过敏原接触。具体分析如下:

1.清洗鼻腔缓解分泌物刺激:鼻腔冲洗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少对咽喉的刺激。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可稀释黏液,促进排出,避免倒流至咽喉引发咳嗽。每日1-2次,注意水温接近体温,冲洗力度适中,避免损伤黏膜。

2.使用抗组胺药物抑制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口服或鼻喷抗组胺药,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鼻痒、喷嚏和分泌物增多。第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较少,需按疗程使用,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同服。

3.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能有效缓解黏膜肿胀和炎症,减少分泌物。连续使用1-2周见效,需定期复查,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鼻腔干燥或出血。

4.口服止咳药物控制症状:咳嗽剧烈时可短期服用中枢性止咳药,但需谨慎避免掩盖病情。痰多者需配合祛痰药,避免强行镇咳导致分泌物滞留。

5.改善环境减少过敏原接触:保持室内清洁,定期除螨除尘,避免接触花粉、宠物毛发等。使用空气净化器或加湿器,维持湿度在40%-60%,减少干燥或霉菌滋生。

治疗期间需观察症状变化,若咳嗽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激素类药品。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