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肺穿刺后血胸的可能性大吗

2025.01.07 17:53

肺穿刺后血胸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并非不可能。肺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肺部疾病,如肺炎、肿瘤或胸腔积液等。在进行此类操作时,医生会使用细针穿刺胸壁进入胸腔,以获取肺组织或胸腔液体样本。尽管操作技术相对成熟,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出血、感染和气胸等并发症。

在肺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可能会损伤周围的血管,尤其是肋间血管或肺部小血管,从而导致血胸的发生。血胸是指胸腔内积聚了血液,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虽然大多数患者在穿刺后不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但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如有凝血功能障碍、胸部解剖结构异常或既往有胸部手术史的患者,血胸的风险会相对增加。穿刺技术的熟练程度、患者的体位以及穿刺部位的选择等因素也会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进行肺穿刺前,医生通常会对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降低风险。

在进行肺穿刺后,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呼吸和胸部的感觉。如果出现持续的胸痛、呼吸急促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后应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以防止加重潜在的并发症。在医院观察期间,医生会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保没有出现血胸或其他并发症。如果确诊为血胸,医生会根据出血量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观察、引流或其他干预措施。虽然肺穿刺后血胸的发生率较低,但患者在术后仍需保持警惕,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