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2024.10.13 00:46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化脓菌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进入血流传播并定位于骨组织而引起的炎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当身体其他部位发生感染时,如疖、痈、扁桃体炎等,细菌可经血液循环进入骨组织。儿童干骺端血流丰富且血流缓慢,细菌容易在此处停留并繁殖,从而引发炎症。起病急骤,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等症状,局部可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迅速发展,导致骨坏死、化脓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关键。治疗方法包括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制动、手术引流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生也很重要,要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避免细菌入血。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也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其身体健康,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积极预防,来减少其对患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