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哮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2025.03.11 11:56

哮喘急救措施包括保持患者坐姿或半卧位、使用快速缓解药物如吸入型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给予氧气支持、避免诱发因素、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患者坐姿或半卧位:哮喘发作时,患者呼吸急促,保持坐姿或半卧位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这种体位能够使膈肌下降,增加胸腔容积,改善通气功能。同时,坐姿或半卧位可以减少腹腔脏器对胸腔的压迫,降低呼吸肌的负担,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进行呼吸。这种体位还能减少误吸的风险,防止因呕吐物或分泌物阻塞气道而加重病情。

2.使用快速缓解药物如吸入型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型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能够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气道痉挛。这类药物通过激活气道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使平滑肌松弛,从而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使用时,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到达气道。对于严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多次吸入,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心悸、震颤等。

3.给予氧气支持:哮喘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给予氧气支持是必要的急救措施。氧气可以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目标是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氧气支持能够改善组织缺氧,减少因缺氧导致的器官功能损害。对于严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高流量氧气支持,甚至机械通气。给予氧气时,需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状况,及时调整氧流量。

4.避免诱发因素:哮喘发作通常由某些诱发因素引起,如过敏原、冷空气、烟雾等。急救时应迅速识别并避免这些诱发因素,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例如,将患者移至空气清新的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对于因运动诱发的哮喘,应让患者停止运动,休息并保持安静。避免诱发因素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症状,还能预防再发作。

5.及时就医:对于严重哮喘发作或上述措施无效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医院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治疗,如静脉注射药物、机械通气等。及时就医能够确保患者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继续给予氧气支持和必要的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性发作时可能危及生命。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除了上述急救措施外,患者还应定期随访,遵医嘱使用控制药物,预防发作。通过综合管理,哮喘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