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走路对膝盖有什么损伤

2025.07.23 08:37

走路对膝盖的损伤主要包括软骨磨损、半月板损伤、韧带拉伤、滑膜炎、关节周围肌肉疲劳。具体分析如下:

1.软骨磨损:长期走路可能导致膝关节软骨逐渐变薄甚至破裂,软骨表面失去光滑性后关节活动时摩擦增加,引发疼痛和僵硬。软骨自我修复能力有限,过度使用会加速退化,尤其体重较大或走路姿势不正确时更易发生。

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缓冲结构,走路时若突然扭转或受力不均可能造成撕裂。长期负重行走也会导致半月板慢性磨损,表现为关节弹响、卡顿或肿胀,严重时需医疗干预。

3.韧带拉伤:膝关节依赖韧带维持稳定,长时间行走或路面不平可能使韧带过度牵拉,尤其是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轻则局部酸痛,重则韧带松弛或断裂,影响关节正常功能。

4.滑膜炎:膝关节滑膜受反复摩擦或压力刺激可能发炎,导致关节积液、肿胀和活动受限。走路过多或鞋子减震不足时,滑膜充血增厚,疼痛感在休息后仍持续。

5.关节周围肌肉疲劳:走路时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需持续发力,肌肉疲劳后对膝关节的保护作用减弱,增加关节负担。长期如此可能引发代偿性姿势异常,进一步加重损伤。

走路需控制时长与强度,选择平坦路面和合脚鞋子,体重较大者应循序渐进。出现膝盖持续疼痛或肿胀应及时停止活动并就医,避免盲目按摩或热敷。日常可加强腿部肌肉锻炼,提升关节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