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老年人得了高血压该如何用药

2025.03.07 20:04

老年人得了高血压应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物、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定期监测血压和不良反应、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老年人高血压的用药需根据具体病情、合并症及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选择。不同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需要更严格的血压控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及药物反应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过度降压导致低血压或其他不良反应。

2.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物能够平稳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常见的长效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通常每日服用一次,方便老年人坚持用药,同时减少漏服的可能性。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需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减弱降压药物的效果,而某些降压药物可能影响血糖或电解质平衡。用药前应详细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避免不良反应。

4.定期监测血压和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确保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同时,需关注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电解质紊乱等。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避免长期不良反应对健康造成影响。

5.结合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的同时,老年人应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强降压效果,减少药物剂量,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血压的长期稳定控制。

老年人高血压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情特点、药物选择及生活方式等。通过科学用药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