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7.23 08:36

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方法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用药物控制症状、限制活动避免加重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的核心是动态监测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生命体征。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或脑疝迹象。影像学复查如CT或MRI可评估血肿吸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若病情恶化需立即转为手术治疗。

2.使用药物控制症状:针对颅内压增高可选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缓解头痛和呕吐。镇痛药物改善患者不适,但需避免掩盖病情。抗癫痫药物预防抽搐发作,尤其对脑皮层受刺激者。慎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防止出血扩大。

3.限制活动避免加重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头部活动,降低血压波动对血肿的影响。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以防颅内压骤升。头部抬高15-30度促进静脉回流。康复期逐步恢复活动,但仍需避免碰撞或跌倒。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昏迷或嗜睡患者需侧卧防误吸,必要时吸痰或气管插管。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避免脑组织缺氧加重损伤。监测呼吸频率和深度,及时处理呼吸抑制。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恢复:记录每日出入量,避免过度脱水或液体负荷过重。定期检测血钠、血钾等指标,纠正紊乱以稳定颅内环境。营养支持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保证能量供给,加速组织修复。

保守治疗期间需警惕迟发性血肿扩大或再出血,尤其老年或凝血功能异常者。定期随访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保治疗有效性。家属应配合护理,避免情绪波动或外界刺激。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